内江市第二职业中学2019年度
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学校概况
四川省内江市第二职业中学是内江市教育局直属中学,是一所集初中、职高于一体的综合型学校。学校始建于1928年,先后办过小学、初中、普高、职高。学校秉承“传承明达、追求卓越”的校训,坚持“开放、规范、创新”的办学思想,以“校园、家园、乐园”为办学育理念,实施“义教、职教”相融合的综合型办学,实现“初中与职高互相促进、共同发展”的目标。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。学校先后被评为 “内江市职业教育先进学校”、 “内江市初中教育质量优秀学校”、“内江市校风示范学校”、“内江市园林式学校”、“内江市示范学生食堂”、“内江市示范学生公寓”。
生均占地面积10.08㎡、生均建筑面积7.85 ㎡,均低于设置标准。心理咨询室建筑面积20㎡。
(二)学生规模
2019年招生146人,在校学生421人,比2018年在校生人数减少3人。三年巩固率81.8%,毕业生总人数为129人,毕业率为88.36%,毕业生对口就业率74.8%。招生人数与2018年基本持平,在校生规模基本稳定。
(三)设施设备
1. 在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生均教学设备资产值0.456万元,生均实训设备资产值0.38万元,高于标准。
教学基础设备总值 |
2018年 |
2019年 |
固定资产总值(万元) |
296.48 |
348.41 |
教学设备资产值(万元) |
192.30 |
192.3 |
实训设备资产值(万元) |
166.18 |
166.18 |
年新增教学设备值(万元) |
0 |
0 |
年新增实训设备值(万元) |
0 |
0 |
生均教学设备资产值(万元) |
0.45 |
0.456 |
生均实训设备资产值(万元) |
0.38 |
0.395 |
2.在学校资源建设方面, 生均图书31.97册,期刊订阅种类数13种。
3.学校加大了教育信息标准化建设,加强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,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升。
序号 |
指标 |
2018年 |
2019年 |
1 |
出口总带宽(Mbps) |
50 |
960 |
2 |
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(Mbps) |
1000 |
500 |
3 |
服务器台数(台) |
0 |
0 |
4 |
网络多媒体教室个数(个) |
9 |
9 |
5 |
上网课程总量(GB) |
30 |
30 |
6 |
教学用计算机数量(台) |
228 |
228 |
7 |
生均教学用计算机数量(台/人) |
0.54 |
0.54 |
(四)教师队伍
1.师资队伍总体结构
学校职高教职工38人,生师比12.01:1,其中专任教师35人,公共基础课教师26人,专业课教师9人,低于标准规定。教师性别方面,男教师23人,女教师12人;“双师型”教师7人,公共基础课平均每周课时数13节,专业课教师平均每周课时数16节。教师市(州)级以上专业学科带人数5人。
2.专任教师学历结构:教师学历全部达标。
时间 |
教师人数 |
本科以下 |
本科以下占比(%) |
本科学历 |
本科学历占比(%) |
2018 |
36 |
4 |
11.1 |
32 |
88.9 |
2019 |
35 |
4 |
11.4 |
32 |
88.6 |
3.专任教师职称结构:职称以中高级为主,两年职称基本稳定。
时间 |
教师人数 |
高级 职称 |
高级职称占比(%) |
中级职称 |
中级职称占比(%) |
初级职称 |
初级职称占比(%) |
2018 |
36 |
15 |
41.7 |
15 |
41.7 |
6 |
16.7 |
2019 |
35 |
14 |
40 |
13 |
37.1 |
8 |
22.9 |
4.专任教师年龄结构:以中青年为主,但有老龄化的趋势。
学年 |
专任教师总数 |
35岁及 以下 |
36-45岁 |
46-55岁 |
56岁以上 |
人数 |
比例(%) |
人数 |
比例(%) |
人数 |
比例(%) |
人数 |
比例(%) |
2018 |
36 |
12 |
33.3 |
12 |
33.3 |
11 |
30.5 |
1 |
2.8 |
2019 |
35 |
9 |
25.7 |
13 |
37.2 |
12 |
34.3 |
1 |
2.8 |
5.专任教师性别结构:男女结构变化很小,但数量不太均衡。
时间 |
教师人数 |
男教师数 |
男教师占(%) |
女教师数 |
女教师占(%) |
2018 |
36 |
23 |
63.9 |
13 |
36.1 |
2019 |
35 |
23 |
65.7 |
12 |
34.3 |
总体看,学校教师生师比结构稍微偏高,男女教师比例不均衡,教师学历全部达标,教师年龄总体合理,但有偏大的趋势,教师队伍的梯队培养需要继续进行。
二、学生发展
(一)学生素质
1. 学生基本素质评价
文化课合格率 100%,体质健康测评合格率72.4%,专业技能合格率 100%,双证书合格率83.7%,毕业率 88.36%。
2.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情况
时间 |
国家级获奖人数 |
省级获奖 人数 |
市级获奖人数 |
小计 |
总计 |
二等奖 |
一等奖 |
一等奖 |
二等奖 |
三等奖 |
2018 |
0 |
0 |
3 |
3 |
2 |
8 |
8 |
2019 |
1 |
1 |
1 |
4 |
3 |
8 |
10 |
增减 |
1 |
1 |
-2 |
1 |
1 |
0 |
2 |
(二)在校体验
对理论学习满意度为95.00%,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5.00%,实习实训满意度为94.16%,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为97.50%,生活满意度为93.33%,校园安全满意度为97.50%,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6.67%。
(三)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
1. 就业质量
近两年学生就业情况统计表
时间 |
初次就业情况 |
对口就业情况 |
初次就业起薪(元) |
就业人数 |
就业率(%) |
对口就业人数 |
对口就业率(%) |
2018 |
52 |
98.1 |
38 |
73.1 |
2408 |
2019 |
30 |
93.8 |
30 |
100 |
2450 |
近两年升学情况情况统计表
时间 |
参考 人数 |
升学人数 |
升学率 (%) |
对口单招 |
高考统招 |
参考人数 |
升学人数 |
升学率(%) |
参考人数 |
升学人数 |
升学率(%) |
2018 |
86 |
75 |
87.2 |
76 |
66 |
86.8 |
10 |
9 |
90 |
2019 |
114 |
112 |
98.2 |
114 |
102 |
89.5 |
10 |
10 |
100 |
2. 职业发展
我校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,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。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狠下功夫,通过开展社团系列活动,强化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、人际沟通技巧、文明礼仪、团队协作、岗位体验、职业生涯规划等能力,让学生终身受益。
三、质量保障
(一)专业设置
时间 |
年级 |
电子技术应用 |
计算机应用 |
物流服务与管理 |
合计 |
|
|
2018年 |
16级 |
24 |
114 |
0 |
138 |
|
17级 |
0 |
136 |
0 |
136 |
|
18级 |
0 |
150 |
0 |
150 |
|
合计 |
24 |
400 |
0 |
424 |
|
2019年 |
17级 |
0 |
136 |
0 |
136 |
|
18级 |
0 |
139 |
0 |
139 |
|
19级 |
0 |
146 |
0 |
146 |
|
合计 |
0 |
421 |
0 |
421 |
|
(二)教育教学改革
1.课程建设
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,开足开齐课程和课时。公共基础课学生达到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。专业技能课程坚持“做中学、做中教”的教育理念,掌握本专业相应的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。但因学校校园面积校舍受限,实习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,专业教师极度缺乏。因此,专业设置结构单一的状态从根本上得不到解决,制约了学校招生规模。开设的物流、电子专业因不能招聘到专业教师而未能招生,让学校也束手无策。
2.抓教学常规,促课堂效益
教务处做实做细教学六认真工作,将要求、检查、督促、评比、考核结果公示,对照差距、增添措施,促进教学的有效性。教科室坚持“五定”促教研,规范校本研修,发挥团队智慧。对毕业班工作,实行干部“包班负责制”,要求做到“四个一”,间周周三行政会汇报,商讨下阶段的措施。全校实行“月考制”,从命题、监考、阅卷、分析、座谈等环节规范性管理到位,做到人人职责清楚,责任明确。
3.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
在教学上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。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分化,优秀学生吃不饱,后进学生吃不消的状况,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,实行“同班分层,异层走班”的教学实践。学生从各自的行政班分别走到相应层次的教学班学习,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、教学策略、激励方法。分层教学实施以后,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和学科成绩,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,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。在近几年的高考中,我校升学率达85%以上,远超省平均水平,实现了我校职高升学的目标要求。但因学生基础较弱,本科升学率还不理想。
(三)教师培养培训
1. 教师培训
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提升,实行校内和校外培训相结合。
教师近两年参加培训统计
时间 |
国家级培训 (人次) |
省级培训 (人次) |
县(区)级培训 (人次) |
合计 (人次) |
2018 |
4 |
23 |
99 |
126 |
2019 |
7 |
30 |
109 |
146 |
增减 |
3 |
7 |
10 |
20 |
2. 教师教科研情况
教师近两年教科研情况统计
时间 |
论文 发表 |
论文获奖(县区级及以上) |
自制教具获奖(县区级及以上) |
科研课题(县区级及以上) |
合计 |
2018 |
5 |
5 |
4 |
2 |
16 |
2019 |
6 |
6 |
2 |
2 |
16 |
增减 |
1 |
1 |
-2 |
0 |
0 |
3. 教师教学技能竞赛
近两教师参加教学和技能竞赛统计
年份 |
国家级(人) |
省级(人) |
市级(人) |
县(区)级(人) |
|
一等奖 |
二等奖 |
三等奖 |
一等奖 |
二等奖 |
三等奖 |
一等奖 |
二等奖 |
三等奖 |
一等奖 |
二等奖 |
三等奖 |
合计 |
2018年 |
1 |
0 |
0 |
0 |
1 |
1 |
0 |
1 |
0 |
0 |
0 |
0 |
4 |
2019年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3 |
1 |
6 |
0 |
1 |
0 |
11 |
增减 |
-1 |
0 |
0 |
0 |
-1 |
-1 |
3 |
0 |
6 |
0 |
1 |
0 |
7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(四)规范管理情况
1.很抓干部管理,实行“一岗五责”
学校干部实行“一岗五责”:安全化片包干、干部包班、干部包学科成绩提升、处室工作廉洁、24小时住校值班制。通过系列措施,干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,从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,也未发生一起腐败行为,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。
2.规范教学管理
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,跟踪检查落实。坚持每月进行“教学六认真”检查、“月考制度”,并将考核结果与评职、晋级、评先、选优挂钩,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;教学研究制度;听评课制度(行政领导、教学管理人员、教研组长及同行相结合);学生评教制度(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,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)等环节都有一系列的制度。
3.强化学生管理
突出重点,狠抓学生养成教育。寓教于乐,拓宽活动载体,促进学生成长。政教处间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,传递德育工作思想及工作安排。
4.严格后勤管理
严明财经纪律,加强校产管理,强化服务意识,确保食堂食品安全,提升服务质量;
5.重视安全管理
注重安全教育,实行“警校社区共育”。建立安全工作档案,坚持干部每天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保卫人员全天安全巡逻,坚持每月一次安全演练,制定各类安全应急预案,组织实施应急疏散演练,确保师生平安。
(五)德育工作情况
1. 创新德育工作,促进学生发展
学校德育工作队伍12人,德育课教师3人,建立了心理辅导中心,兼职心理咨询教师1人。学生操行考核达标率为100%;创新创业方面,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253次。学校获得内江市德育改革示范校称号。
校内狠抓规范,促进养成教育。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、留守学生多、单亲家庭多,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,从学生的公民道德和基础文明行为的教育与训练抓起,开展学生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。
创新活动引路,夯实教育阵地。坚持“巩固、发展、提高、 创新”的工作方针,创新德育模式,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实践活动:青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系列活动”、 “唱响青春.放飞梦想”歌咏比赛、“五四”文艺汇演、“五四”学生会诗朗诵、“中华经典进校园”-“读经典,品国学”专题征文比赛等活动,进一步积淀校园文化,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、教风、学风。
加强“家校社区”共育,营造大德育环境。学校安装校园安防联系卡,时刻保持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;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教育方式,提高家庭教育质量;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,加深学校、学生、家庭沟通,达到共育的目的。定期请法律顾问到校进行法治专题讲座,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。
2. 多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
在内江市教育局绿色德育“一校一品”校园文化工程推动下,我校依托当地独特的人文资源和白马产业园区工业文化优势,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:“班主任技能大赛”、“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”演讲比赛、环境保护教育“六个一”活动、“践行十爱·德耀甜城”主题活动、“扶贫日捐赠活动”、“科技活动”、“推普活动”、携手市中区邮政分公司“关爱留守儿童”活动、“文明校园建设征文”。
四、校企合作
(一)校企合作情况
结合我校实际,从2016年起,进行了办学结构调整,职高学生坚持走升学渠道,学生三年在校学习后,全部参加单招考试或统招考试,升学率能达到85%以上,家长和学生满意度高,改变了家长对就读职高的看法。第三年学生要复习迎考,学校未安排学生顶岗实习,校企合作基本中断。
五、社会贡献
(一)技术技能人才培养
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汇总表 |
评价项目 |
非常满意率% |
满意率% |
不满意率% |
职业道德 |
10 |
80 |
10 |
工作态度 |
20 |
75 |
5 |
工作业绩 |
10 |
75 |
15 |
心理素质 |
15 |
75 |
10 |
自学能力 |
5 |
70 |
25 |
合作能力 |
15 |
75 |
10 |
沟通能力 |
15 |
85 |
0 |
创新能力 |
5 |
60 |
35 |
身体状况 |
20 |
80 |
0 |
专业技能 |
15 |
80 |
5 |
动手能力 |
10 |
85 |
5 |
职业能力 |
15 |
80 |
5 |
据调研结果统计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沟通能力、动手能力、工作态度比较满意。
(二)社会服务
学校以“一托三”或“一托二”的方式精准扶贫隆昌市黄家镇集和村32户、白沙村26户贫困家庭。
1. 加强领导,群策群力。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、校长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。多次到镇、村、农户家庭开展调研、走访、督导、评估,积极与镇党委政府、村两委探讨制定帮扶计划,找准发展定位、理清发展思路、完善发展规划。
2. 真心帮扶,载体丰富。一是送政策,向村民宣讲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,为村民解决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、开展“践行十爱进万家”活动等。二是送温暖,为贫困户赠送棉被、大米、食用油、洗衣粉等2万余元的物品,捐赠村委会现金2万元、捐做党务宣传栏、脱贫攻坚宣传栏共计5600元。三是送信息,协助市科技局向农户送去致富信息,积极引导,鼓励和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自谋出路,近早脱贫致富。
3. 责任压实,效果显著。目前已有19户脱贫,其余家庭实现了“两不愁”“三保障”、电视覆盖率100%。协助市科技局为集和村修建村道、生产便道、活动广场、建村办公室、新建蓄水池等。
对贫困村民在政治上的关心、生活上的关爱、事业上的关注,树立了贫困村民自强自主的意识,实现了“要我富”到“我要富”的转变。
六、举办者职责
(一)办学经费
在经费使用与投入方面,政策性经费中央资金投入75.62万元,政策性经费地区财政投入15.26万元,生均拨款金额2260元。在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固定资产总值348.41万元,教学设备资产值192.30万元,实训设备资产值166.18万元,生均教学设备资产值0.456万元,生均实训设备资产值0.395万元。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,无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。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方面,教科研经费3.9万元,教学改革经费2.5万元,教师培训经费4万元。
(二)资助情况
1. 学费减免:根据国家政策要求,全校学生学费免除;
2. 国家经费资助情况:校内20%的人,享受2000/年的资助金。
3. 校内经费资助情况:
利用校内5%的收入,用以资助职高贫困学生;采取勤工助学方式,从不同方面资助学生;职高2016级3班学生何雨莹帮世纪守护发家庭作业,每月收入800元;爱心捐款:由内江市教科局基金会管理,90%用于各校学生资助。
学校学生资助情况统计表
学生资助情况 |
2018 |
2019 |
变化比率 |
学费减免落实情况(万元) |
73.9 |
78.9 |
106.8% |
助学金学生数量(人次) |
126 |
116 |
92.06% |
助学金金额(万元) |
12.6 |
116 |
92.06% |
勤工俭学活动数量 |
2 |
2 |
0 |
勤工俭学金额(元) |
8000 |
8000 |
0 |
七、特色创新
1. 从三个维度开展中高职衔接
一是从理念和目标的维度。学校组团先后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、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、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学习、考察,了解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、理念、人才培养要求等,结合我校实际,确立完善理念目标。二是从课程和技能训练的维度。学校对课程设置、教法、技能训练要求等与高职的评估、考核紧密结合,增强有效性。三是从综合素质和知识积累维度。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学生基本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,对基本素质训练内容及时间段作了相应规定,为进入高职作好素质储备。现已成立6个职高学生社团,采取定教师、定时间、定内容的方式进行系统训练。同时,每期为每个职高班配置90本各类书籍,组织学生进行阅读,做好知识储备。
目前,我校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、成都职业技术学院、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中高职衔接工作。
2. 探索校园安全“1+3”模式
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将“安全文化”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,并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,即安全“1+3”管理:安全文化+安全教育及管理系列化、安全教育及管理目标化、安全教育平台全员化。
首先,安全及教育管理系列化。学校结合上级精神,法律法规及学校实际,将学校安全工作的地域性、时间性、人员特殊性结合起来,把安全教育及管理的课堂课后教育、技能演练、全面研判、全面整改、总结反思评估考核等实行流程管理,将要求编订成册,使安全工作有条不紊。其次,安全教育及管理目标化,学校制定《安全稳定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》明确全校教职工的安全职责及加分、扣分标准,制定了考核程序及方式。方式上采取部门考核、值日干部考核及全面考核相结合的原则。基本分值加上增加分值减去扣除分值,即为总分值,将考核结果与评优、评职、晋级挂钩。第三,安全教育平台全员化。根据市教育局“学校安全教育示范区”创建工作的要求,学校成立了“安全教育平台管理机构,并建立起长效机制。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培训,召开家长座谈会及学生会,落实专人全时、全程进行监测与督促。学校已健全、完善了校内定期通报制度。
学校将安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,“安全伴我在校园,我把安全带回家“的理念,已成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及管理理念。
八、学校党建工作
学校职高党支部现有在职党员 23名。学校党支部立足实际,严格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,全面从严治党。党建工作围绕市教育局党委中心工作做到“六个突出”,一是突出学习实效,二是突出制度完善,三是突出作风务实,四是突出活动指导,五是突出先进引领,六是突出项目创建。开展市级先进党组织、安全防范校、廉洁学校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学校、巩固市级文明单位成果等创建工作,取得良好教育效果。
党支部严格执行中央、省、市及市教育局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部署、新要求。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、党员签订承诺书,干部坚持月月述职、述廉;查找廉政风险点,并制定整改及防范措施。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,严格执行“十严十不准”规定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,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,以实际行动为教师作出表率,建设风清气正的校园,营造了和谐共进、合力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九、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
(一)主要问题
1.学校基础能力方面有三项指标远低于《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》(教职成﹝2010﹞12号)的最低标准。一是学历教育在校学生数421人,远低于1200人标准;二是专任教师35人,其中专业教师9人,占比25.7%,也远低于60人和占比不得低于50%的最低标准;三是校园占地面积4506平方米,更是远低于36000平方米的标准。
2.学校专业单一、老化,无法满足社会、家长、学生多元化的需求。学校在建专业3个:计算机应用、电子技术应用、物流服务与管理。由于专业教师匮乏以及专业技能培养与市场脱节等原因,近两年学校只开设了计算机应用1个专业,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,随着科技进步,计算机应用已属于公共基础课程,而把它作为唯一一个专业来建设,学校专业的优化、活化会大打折扣。
3. 学校师资建设相对滞后。由于政策、地理位置、职教发展环境等因素,教师编制增加难、招聘难、引进难;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几乎为零;教师培养培训也较为零散。
(二)改进措施
1.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。一是政策支持,增加教师编制;二是资金支持,加大对学校软硬件的投入,力争在基础能力方面达到《中职学校设置标准》的最低底线。
2. 加强教师队伍能力提升。落实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计划,加大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与考核,加大“双师型”教师的培养力度,通过到高职院校、企业实践等方式,促进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。
3.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。紧密对接内江市渤海物流园区建设,加快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跟进发展。优化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、课程开发等关键环节,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特色。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,挖掘学校潜力、借力高校资源,尽快开发2-3个面向高校、企业,能满足家长、学生学习需求的新型专业。
4. 加大宣传,扩大学校影响力。学校一方面要坚定正确的育人方向、坚持走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之路;另一方面要创新宣传形式,加大对学校办学质量的宣传力度,扩大学校影响力,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,形成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。
学校获得的荣誉
序号 |
级别 |
奖 项 |
1 |
市级 |
2002-2008年度,学校教育目标考核被评为内江市一等奖 |
2 |
市级 |
学校中职招生工作和技能鉴定工作分别评为内江市一等奖 |
3 |
市级 |
2004年学校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|
4 |
市级 |
2006年6月被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政府授予劳务培训基地 |
5 |
市级 |
2004—2008年学校高中教育工作连续5年获市综合一等奖 |
6 |
市级 |
2007、2008年学校初中教育教学连续2年被评为市优秀学校 |
7 |
市级 |
2007年学校被评为内江市发展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|
8 |
市级 |
2008年学校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被评为市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 |
9 |
市级 |
2009、2010年度高中教育工作综合一等奖 |
10 |
市级 |
2009—2010年度被评为内江市学校先进党支部 |
11 |
市级 |
2010年被评为内江市A级示范食堂、内江市园林先进单位 |
12 |
市级 |
2011年学校被评为内江市直精神文明单位 |
13 |
市级 |
2012年度被评为内江市学校先进党支部 |
14 |
市级 |
2013年学校被评为内江市直最佳精神文明单位 |
15 |
市级 |
2013年度被评为内江市教育工作目标一等奖 |
16 |
市级 |
2013年度学校被评为内江市创建标准化食堂 |
17 |
市级 |
2014年度学校被评为内江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|
20 |
市级 |
2015年学校被评为内江市市级精神文明单位 |
21 |
市级 |
2015年学校被评为内江市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|
22 |
市级 |
2016年中共内江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先进基层党组织 |
23 |
市级 |
2016年内江市教育局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|
24 |
市级 |
2016内江市人民政府、中共内江委内江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|
25 |
市级 |
2016年度内江市五四红旗团委 |